找到相关内容760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和合文化与我国的宗教政策

    、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都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可以也应该为和谐文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第一、宗教的心理调适功能,有助于增强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宗教作为精神信仰,可以成为信教群众的精神寄托。它把种种事件纳人信仰的解释模式之中,并从超越现实的彼岸给予“合理化”的解释,从而使人们的精神痛苦和情绪扰乱被内在地消除,使得人们在精神和行为上达到一种有益的适度状态,这就是宗教的心理调适功能。在现实...

    杜仕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60166517.html
  • 晚清民国汉传佛教述论

    余寺因而与日僧解约,事态稍稍平息。   显然,是时代造就了像敬安禅师这样调适汉传佛教由士农社会向工商社会转型的弄潮儿。为什么唯独敬安禅师才能担当此重任呢?究其原因,窃以为,敬安禅师的作诗天赋,使他成为...想到敬安禅师在晚清士大夫中的脸面是很大的。   基于上述,敬安禅师在中兴了被太平天国运动摧毁的宁波天童寺并传承该寺的法脉以后,以他的诗人天赋,与晚清士大夫的“因特网”连接上了,调适汉传佛教和世俗社会的...

    李尚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43068346.html
  • 30岁前不要去在乎的29件事

    成为病毒传播最理想的条件。 21、疯狂 这是年轻人最好的心理调适,只能说明你精力旺盛,身心健康。说你“疯狂”是某些生活压抑、心力交瘁的中老年人恶意的评价,他们就像一部年久修的机器,最需要调适,但只能...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05476025.html
  • 论杨岐禅宗文化对民众思想行为的影响

    提供一种组织社会的形式,一套调适和整合、凝聚社会的机制和体系。因此,杨岐禅宗文化经千年传承,对人们的价值信念、伦理道德、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意识形态影响深刻,对公共管理起到有益的补充。   三、杨岐...的心理调适功能。例如:杨岐禅提倡人内心的平和,方会说“随方就圆”、“身心清净诸境清净,诸境清净身心清净”,主张人保持平常心,始终有一个好心态,提高人的心理素质,人的内心就会多些和谐。杨岐禅宗风朴实无华...

    王朝新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231686366.html
  • 试论佛教“ 平等慈悲”理念的现世价值

    人际关系之中,必将有助于缓解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对立乃至敌对的关系,有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谐、诚信的关系。   (二)调适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促进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现代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和平和发展。如果说,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则不仅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调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人类赖以生存与延续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全面的...

    陈冠桥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7332687436.html
  • 生命的亮点

    。喝一杯清茶,在月光下散散步,到户外吹吹风,都会带来一份好心情。生活和事业就在心理的不断调适中,变得生气勃勃,然后得以提高和发展。  义净师现在淡隐于丰顺一个偏僻的小庙,依旧日中一餐,依旧用指血缮写着...

    夏 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82340661.html
  • 宗教与月亮

    透过宗教修持训练心灵的人,就会受到月球的不当影响。佛陀本人就是在月圆日当天获得开悟的。因为他开展、调适他的心灵已有一段很长的时间。  后来,初一、十五两日,在很多佛教国家都订为公假日以鼓励人们从事精神...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25840975.html
  • 灯前禅影(四)

    与儒学都不用宗教的方法解决人生问题。不过,即使摆开宗教层面不谈,心理学之心理调适与儒家之道德实践,也须更上一层楼,始臻圆满。  道德实践如果不能进至“我、法二空”的境界,八条目如果还执著于:致我的知、...

    王开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0247130.html
  • 佛陀是生命的探索家

    对于世界怀有错误的观念,即所谓的「执着」。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常常以成住坏空的型态呈现,我们往往把剎那之间的影像,错把它当成永恒的存有,所以当物种毁灭消失时,心理状态就难以调适,这就是苦的来源。对于人的...

    静涵老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1550904.html
  • 难得之人师——受霍韬晦先生开示后有感

    尤其难厌人意。因这样的研究所成就者只是“知识儒学”,与生命是相隔离的,不能进入心灵,培植吾人之性情。不能贯注日常生活,调适吾人之人生,更无助于吾人精神境界之提升。霍先生强调不能仅知追求知识,不知培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564555538.html